多地出台政策盘活现有土地、房地产资源。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7日浏览量:
记者陈晓
近年来,全国围绕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地产资源,通过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产业空间改造、功能转换、用途调整、重组利用等手段,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快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房地产政策从逐步扩张转向存量改善,有利于激活行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10月29日,深圳市住建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修订后的《关于现有非住宅建筑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闲置、低效使用的商业、办公、酒店(酒店)的改建要求。建筑物、工厂、研发、仓库和科学研究。将教育机构和其他非住宅住房转变为经济适用租赁住房。
“《通知》对室内空间的使用进行了规范,为了保证安全和满足日常生活活动的需要,可以通过建造钢结构、定制全屋等装修方式增加室内空间,但禁止非法加层或扩建。项目认定流程也进行了调整。同时,将装修项目认定权限下放给各区人民政府。住建局收到申请后,政府部门组织联合审查后,即可发出项目批准函。”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于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将进一步扫清推进住房保障的障碍。某些项目促进经济适用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融资,并帮助振兴休眠商业和办公楼等现有住房。
此外,10月下旬公布的《重庆市要素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盘活存量土地的创新举措。该计划将允许企业合理地重新利用和取代现有合格商业办公场所的功能性质。我们将支持在2.5阶段临时使用现有土地并安装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工业、仓储物流、科研等各类工业用地合理转用,帮助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划新增用途(不含房地产用地)协议办理用地手续,并按规定调整土地出让价格,让出让金。近日公布的《广州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允许自有住房改建为商品房,支持现有商业、办公物业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商业物业引入老年健康中心和医疗保健设施。现有商业、办公物业(特别是空置率超过20%警戒线或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物业),建设社区养老中心,适应双轮驱动,盘活现有商业、办公物业,发展银发经济和产业。
“从政策导向来看,过去的城市建设主要以渐进式开发为主,现在重点是通过存量更新实现空间和功能配置。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本“既可以降低成本,又有助于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居住空间与产业空间的结合度,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潜力。”上海亦筑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跃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各省、各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唤醒“神”。激活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沉睡资产”。例如,浙江省财政局下发《关于加强制度落实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通知》,表示全省各单位将全面排查房地产用地存量和使用状况,制定房地产用地盘活规划,促进房地产用地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此外,不少地区还设有闲置资产盘查团队创建老旧房屋和闲置土地的“可再生地图”,为城市更新提供准确指导。
“十五五”规划建议还提到要加快完善配置体系和市场化要素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功能齐全的资本市场、畅通的劳动力市场和高效的技术市场。创建宏观资产负债表,全面了解现有资源资产的回报情况,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完善并购、破产和置换政策,减少低效土地、闲置房地产和现有基础设施。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制定工商用地使用权更新法律法规,持续推进整治工作基于法律。推动全国政府机关现有国有资产盘活共享。推动司法判决执行与破产制度有机衔接,依法有效清偿查封、冻结资产。
“城市发展正在经历重大转变,从扩张式扩张转向包容性发展。未来,盘活低效土地、闲置建筑、老旧厂房等各类资产,将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杨跃晶表示。

